全球嬰童網(wǎng)
招商
品牌
商機
展會
產(chǎn)品
企業(yè)
資訊
專題
視頻
店鋪
開店
經(jīng)銷商
嬰童網(wǎng)首頁 > 母嬰資訊 > 嬰童教育 > 正文
全面二孩時代來臨 公平教育成父母新難題
2016年04月08日 15:55來源于:新民網(wǎng)
分享:

隨著“二孩政策”的落實,全面二孩的時代已經(jīng)來臨,可是如何公平教育兩個孩子,成為了父母的新難題。要做到一碗水端平,父母應該知道哪些事情呢?

(主打)老二更乖,是錯覺還是事實?

俗話說,第一個孩子照書養(yǎng),第二個孩子照“豬”養(yǎng)?但玩笑歸玩笑,老二更“乖”,成了很多二孩家庭的共識。專家指出,這其中既有家長主觀心態(tài)的改變,也不乏家庭環(huán)境的因素。

原因1:再當父母情緒減緩

“該生病的病姐姐都生過一遍了,像吃飯不好啊,做事不夠專注啊,這些問題也都在姐姐身上出現(xiàn)過,所以,帶妹妹的時候,我心里好像就不那么慌了。”這是全職媽媽周女士的感觸。

她坦言,老大小時候體質不好,沒少生病吃藥。一歲不到的時候,第一次發(fā)高燒,當時可把夫妻倆急壞了,翻了各種育兒書,看了專家門診后才確信,女兒得的是常見的幼兒急疹。果然,女兒出了疹子,退了燒,很快康復了。雖然女兒小毛小病不斷,但身為“雙獨”的周女士夫婦始終堅持要生兩個孩子,女兒6歲的時候,他倆如愿以償又添了小女兒。“一開始也擔心,老二要是體質也這么差,兩個孩子同時倒下,管得過來嗎?”周女士坦言,但是,令她自己也驚訝的是,可能因為有了第一次的經(jīng)驗和教訓,妹妹生病時,預期的焦慮似乎沒有隨之而來,她覺得自己坦然許多,也由此輕松許多。

12355上海青春在線青少年公共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師顧凱憲分析,第一次當父母,家長難免會從各種渠道獲得各種育兒信息。紛繁復雜的信息交匯,既提供了育兒指導,也讓家長在信息海洋中迷失。而當老二出生時,對新手爸媽們來說,很多事情都已經(jīng)來過一遍,道聽途書的信息變成了經(jīng)驗,父母尤其是媽媽很快會發(fā)現(xiàn)有一些擔心是不必要的,恐懼和擔憂自然緩解。事實上,焦慮的情緒是會互相傳染的,當家長的焦慮減緩時,不知不覺也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緩和下來。“哪怕是很小的嬰兒,也會感受到。”顧凱憲說,夜哭、要抱睡等問題,看似是孩子身上的問題,其實也是家長情緒的投射。家長放松了,孩子自然顯得好帶了。

“第一個孩子往往處于家長的高期待中,父母都希望,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,不知不覺也就抬高了對孩子的要求。”靜安區(qū)家庭教育知道中心主任陳小文建議,當家長覺得二孩“好帶”時,不妨借由這種正向的、積極的情緒反思一下,在對待老大時,自己是不是曾經(jīng)有些苛求?陳小文認為,當父母面對老二時,可能才會從第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體會到,有些事情不必要糾結,才會真正學會面對一個生命,而不是一個“產(chǎn)品”。

原因2:哥哥姐姐做示范

陳小文曾經(jīng)在一些幼兒園做過觀察,他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雖然年幼,但自從兩歲開始,他們已經(jīng)可以學會“察言觀色”,敏銳地發(fā)現(xiàn)和周遭的相處之道。

同樣的,這種“察言觀色”的本領,也讓“老二”們顯得更為乖巧。對此,“二寶媽”秦女士頗有體會。兄妹倆相差兩歲,哥哥從小是皮大王,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,摔跤、蹭破皮甚至骨折,這些都是家常便飯。但妹妹會爬會走后,很快顯示出“天使寶寶”屬性,嘴甜、很少闖禍、非常會和父母發(fā)嗲,乖巧可愛。起初,秦女士感嘆,為什么同樣的父母,生出的兩個孩子年齡差距也不大,性格可以差異這么大。仔細觀察后,她覺察到,妹妹的乖巧,和哥哥的頑皮可能也有關系。“哥哥扮演著試探爸爸媽媽底線的角色,而妹妹似乎成了這些成果的‘享用者’。”秦女士覺得,正是因為哥哥的“示范”,妹妹很快就能明晰,哪些是不可觸碰的家庭準則,自然而然就懂得了,有些事情,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么,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。例如,哥哥小時候貪吃糖,刷牙不認真,導致幼兒園的時候就一次次去看牙醫(yī),沒少吃苦。每次哥哥看牙醫(yī),秦女士也會帶上妹妹,結果,妹妹無需叮囑,每日兩次刷牙非常認真,雖然是個小“吃貨”,但是面對糖果、冰淇淋等甜食的誘惑,有很強的克制力。在哥哥和父母的一次次“抗爭”中,妹妹明白了,爸爸媽媽定的規(guī)矩,是不能被打破的,比如,每次去商場只能買一個玩具,有好東西要大家分享,玩平板電腦要有時間限制等等,“妹妹知道,只要媽媽提高了嗓音,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商量的”。看著乖巧定的女兒,秦女士很欣慰,也堅定地相信,無論對哪一個孩子,一定要學會培養(yǎng)孩子在家庭中的規(guī)則意識,讓孩子有章法可循。

原因3:親子陪伴時間增多

在要不要添個弟弟妹妹的問題上,記者調查后發(fā)現(xiàn),“重溫孩子成長過程”,成為一些家長選擇生二孩的原因。他們中,不少老大由祖輩帶養(yǎng)大的,而到了老二,一方面,父母年齡漸長,力不從心;另一方面,父也希望更多參與孩子的成長,選擇了親力親為,親子陪伴時間明顯增多。

從事外貿(mào)工作的嚴女士就是這其中的一員。兄弟倆哥哥今年高三,弟弟才讀小學三年級。近10歲的差距,使兩個孩子從小的生長環(huán)境截然不同。由于生老大時,夫妻倆處于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,為了忙于事業(yè),老大從3歲起就開始寄宿,回家時也由老人照顧比較多。等孩子長大后,嚴女士才發(fā)現(xiàn),可能因為長期疏忽了和孩子的情感溝通,孩子總是讓人覺得不夠有安全感,不夠自信。因此,9年前,當她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又懷孕時,嚴女士決定,錯過的親子時光,要在老二身上彌補回來。嚴女士告訴記者,相比哥哥,老二獲得了更寬松、更有趣的生長環(huán)境,例如,老人帶孩子時特別愛干凈,堅決不允許孩子在墻壁上亂涂亂畫,相較之下,弟弟則要幸福很多,爸爸媽媽允許他在家里涂鴉,把橡皮泥糊在桌子上也不再是大不了的事兒;另一方面,夫妻倆也盡量抽時間,每晚陪孩子親子閱讀,出門時有意識地告訴他路牌該怎么認,路線該怎么走,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,也潛移默化地提高了。“生病了,他也會照著我照顧他的方式照顧我。”嚴女士頗為欣慰的是,親子溝通的增多,讓老二的人際交往能力和“暖男”指數(shù)大大提高。

“祖輩帶孩子時,礙于情面,一些方法我們覺得不夠恰當,也沒有辦法提,但是,在帶老二的過程中,我們就有意識地避免這些問題。”嚴女士說,例如,在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時,可能老人一會希望給孩子端點點心、端點飲料,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會受到影響,但年輕父母通常不會那么做。

新民網(wǎng) )
分享:
相關資訊
更多>>
  • 三天內
  • 一周內
  • 一個月